觀世音菩薩簡介
觀世音菩薩,梵語Avalokiteśvara,西晉的竺法護和尚譯為「光世音菩薩」;南北朝時期的鳩摩羅什法師譯為「觀世音菩薩」;到了唐代玄奘法師則譯為「觀自在菩薩」。
「觀世音菩薩」從字面解釋就是「觀察世間聲音」的菩薩,出自《妙法蓮華經》裡的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:「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,受諸苦惱,聞是觀世音菩薩,一心稱名,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,皆得解脫。」又說:「若有眾生,多於淫慾,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,便得離欲。若多瞋恚,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,便得離瞋。若多愚癡,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,便得離癡。」
觀世音菩薩在佛教中象徵慈悲和智慧,無論大乘佛教還是民間信仰,都具非常重要的地位。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,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。
觀世音與阿彌陀佛有著緊密的關係。在西方極樂世界中,與大勢至菩薩同為阿彌陀佛左右協侍的大菩薩,被尊稱為西方三聖。